简体中文 | English

在美国学戏剧的他,拍了一部京剧纪录片丨校友风采

2020年07月05日

"我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,但是我们都在各自的时光里成长也成熟了。"

潘喆,融尚南希伙伴校友。

高中就读于华盛顿的圣乔治学校(St George’s School Spokane, WA),本科就读于纽约的莎拉劳伦斯学院(Sarah Lawrence College Bronxville, NY),目前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就读艺术硕士,戏剧系,戏剧构作专业(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the Arts, Dramaturgy NewYork, NY)。

这位喜欢自编自导,热爱电影和戏剧的男孩,早在2014年就拍摄了一部名为 “From Beijing to New York” 纪录片, 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个纪录片走进这个充满理想主义情结的男孩:

点击链接观看潘喆的纪录片作品 “ From Beijing to New York”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n0158clfq38.html?start=4

潘喆作为融尚南希伙伴的校友,其实和我们还有着更密切的关系,因为他是融尚南希伙伴管理合伙人 Nancy 的第一个学生。

第一个学生,或是第一个班级,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,总是印象深刻的。

所以 Nancy 提笔,记录下了她与这个是学生更似知己的男孩之间的故事。

潘喆是我的学生,并且是我第一个学生。

img1.jpg( Nancy 和潘的合影 )

说实话,当年潘的父母并不知道他是我的第一个学生。如果知道,估计他也就不会成为我的第一个学生了。

让自己的孩子第一个吃螃蟹,这事儿搁到哪个父母身上都得掂量一下。

至于潘,当年他还是个孩子,估计在他眼里的我德高望重,所以他可能也没往他是不是我的小白鼠这个事情上想。

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潘的场景:在一个我借来的办公室里,我一脸严肃,他一脸叛逆,他的妈妈一脸左右为难。

我们就这么僵持了近一个小时,没聊出来啥。

他不愿意考试,带着叛逆青年的不屑觉得一切考试都是迂腐的,但他又不愿意随便找个野鸡大学就去,带着清华学子的傲娇觉得去野鸡还不如自学。

总之,潘的申请过程就这么拧巴得开始了,我带着对第一个客户的无限热情摸索前行。

好在最终的结果潘和他的家长都很满意。潘的学校是一所走读,虽然现在说出来达不到如雷贯耳的效果,但是属于西部大农村里根正苗红,淳朴善良的一个学校。

当年潘是学校里的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之一,物以稀为贵,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重点关照。据说拍照都把他摆中间,以显示学校的国际范儿。

就在这样的宠爱和簇拥之下,潘渡过了愉快的高中生活。

因为申请结识,潘的父母和我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从他们请我吃饭,到一起去清华的食堂吃饭,再到去他家一起做饭。

每次潘回国,见面是必须的。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潘颠覆性的变化,最早一次是把飘逸又叛逆的长发剪了,恢复到了阳光帅气的偏偏少年。然后对话的内容由“好的我知道了”逐渐变成了“我的想法是……”。

直到最后,潘真的长大了,毕业了。他从西部农村搬到了繁华大纽约。

每次我去美国总是绕不开纽约,自然也就有了更多与潘见面的机会。

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,我再也不觉得潘是一个小孩了,我很少再对他说“有什么事你找我”,因为我知道,找了我也基本上帮不了什么忙。而相反,他总对我说:“有事你就和我吱一声。”

每次去纽约,他会提前帮我找好方便又便宜的停车场,然后背着双肩包带我一路逛。

我这个人性格孤僻,觉得逛街购物这种暴露品味的事情一定得秘密进行,所以一生中和我一起逛街的伙伴少之又少。

但是我特别喜欢和潘一起逛街,因为他完全不逛。主要负责帮我拎东西,导航某个店的具体地址,关键时刻还能及时上网帮我下载个优惠券之类。

逛到正 high 时,他能适时地搞来一杯咖啡。他永远不会抱怨你逛久了,因为你逛的时候他就站在门口看书。

哈哈,有的时候我想,幸好这导游不收钱,不然凭这服务标准,绝对得贵到姥姥家去。

潘有着北京男孩天生的臭贫与理想主义情结。

潘喆喜欢看电影,高中时每周一场的电影是他的固定开支。但是读了大学学了电影以后,似乎就不看了,因为开始自己拍了。

融尚南希伙伴举办的音乐剧曾经找了潘喆来做导演。他张罗着大家彩排,带着大家街拍,才华少年们遇到一起辛苦的付出都变成了享受。音乐剧无限成功,大家都敬重地称呼潘为潘导,我认为他完全名副其实。

在我眼里,潘是一个特别靠谱的男孩,靠谱到了有点和他的年龄不相符。交代给他的事情一般而言不需要担心,在他那里,似乎永远没有迟到、没有突发情况、没有“不好意思我忘了”。

除了音乐剧,潘真的是帮了我特别多的忙。他讲着一口超级地道的英文,有一次他念台词,我在边上没注意,问同事谁没事把收音机打开了。

正因如此,在 Deerfield 的 Mark 老师和 Tabor 的 Mr.downs 来北京给我们学生上课的时间里,潘担任了24小时的贴身地陪。

他总是活力无限,所以我交代他陪着我们上课的学生吃吃喝喝,让大家不要在想家和劳累的双重压力下对生活失望。他做完地陪,发微信对我说:“领导,他们都很 happy。但是他们都叫我叔叔,所以我不开心。”

2014年,我结婚了。因为选择在老家办婚宴,所以婚礼基本只有亲戚参加。但是那天,潘和他的爸爸妈妈都特意从北京飞到了现场。

忘不了那一刻的潘,帅气地打着领带,衬衫熨得笔挺,对着我说“新婚快乐”。

我的第一个学生,来参加了我的婚礼。那一刻现在想来还觉得感动得眼眶湿润。

他由叛逆少年变成了翩翩青年,我由初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也变成了一个成家立业的人。

我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,但是我们都在各自的时光里成长也成熟了。

2014年,潘告诉我他拍了一个纪录片 “From Beijing to New York” ,而且会在德州电影节参展。

我说你应该去啊,穿着西装扎着领带到德州吃个牛排也好。他说不去了,因为融尚南希伙伴的音乐剧还要彩排。

你看,他就是这么靠谱的一个人。

潘很逗,他没有英文名,他也从不叫我 Nancy。他总叫我“刘”,于是乎,我就叫他“潘”。

他说 “刘,你学了刀叉礼仪以后我怎么请你吃北京卤煮。”

我说“放心吧潘,我就学学,不用。”

做顾问有时候也像是在做见证者,看着一个个孩子从小到大,从稚嫩到成熟,成长为更加优秀、顶天立地的大人。我也很高兴可以站在这么多孩子的背后,做这样的见证者,我们互相成就。

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一路成长,拥有锦绣人生。就像潘那样,在自己的领域,发光发热。

在融尚南希伙伴最近举办的第一期前辈有话说中,潘喆也作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。

img2.jpg

点击链接观看活动完整版:https://www.eeo.cn/live.php?lessonKey=c52b86bf633b41fb

在线营销
live chat
在线客服系统
web对话
web聊天
客服软件
live chat
web对话
live 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