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 | English

作为父母,你是园丁还是木匠丨伙伴专栏

2020年11月20日

等一朵花开,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

img1.jpg

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都会有一点小纠结、小困惑: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,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孩子的成长?

其实,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,各不相同,无法复刻。而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扮演的角色,对于孩子的成长走向至关重要。

今天的伙伴专栏,就由融尚南希伙伴创始合伙人 Sherry 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,和大家聊聊两种家长——园丁式家长和木匠式家长。

融尚南希创始合伙人 & 早规划项目负责人
第一届中美教育前沿论坛副秘书长
种子家长学院联合发起人
藤爸藤妈俱乐部理事会成员
潜心研究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练技术
国际 IB 课程体系研究专家和家庭项目式学习 PBL(Project-based Learning)的发起人
早规划的实践者和收益者
在她规划和辅导下,女儿入读哈佛大学本科

在这么些年与规划和申请家庭的沟通中,我看到了很多家庭的烦恼与困惑,每当有焦虑的爸爸妈妈来找我,我就会想起办公室里挂着的一幅家长送的画,里面的那句话特别让我们感同身受。

img2.jpg

img3.jpg

首先我想和大家讲讲我一位好朋友的故事,她是一个宾大男生小 N 的母亲(以下简称“Y 妈妈”),是一位心理学博士,也是一位智慧的妈妈。

小 N 在年仅四岁时,曾被诊断为智力发育迟缓。相信没有一个母亲面对这种情况是不焦虑的,Y 妈妈也一样。她放下当时手中的博士学业,全力以赴开始个案研究——儿子的智力发展状况。经过不断的摸索与针对性训练,她发现“他在拒绝学习,并且极力避免与我的目光接触,他看上去消极又没有信心”。

Y 妈妈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智力问题,而是心理问题。她下定决心用尽全力去更加爱她的孩子。她常和先生事先约好一起赞美他,经常抱抱他、亲亲他,把他抱在怀里睡,为了他能配合训练,Y 妈妈将一切变成游戏和他一起疯一起玩;从学拧瓶盖、学拍皮球到做作业、学英语,小 N 在妈妈陪伴的下逐渐变得开朗起来,也慢慢能跟上学习进度,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从小 N 比别人家孩子更晚、更难地走上跑道,到一个人远渡重洋去了美高,最后被宾大提前录取,Y 妈妈的毅力与付出让我钦佩,相信这背后是无比的耐心和无条件的爱。

“照顾一个孩子就像照顾一个花园,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”,每个孩子都是一颗不一样的种子,可能是一粒“大豆”,或是一株“玉米”,没有谁比谁好、谁比谁坏。我们只要用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温暖、安全、稳定的养育空间,坚持耐心地默默耕耘,让大豆成为最好的大豆,让玉米成为最特别的玉米。给予孩子时间慢慢去进步,急于催化和拔苗助长不仅违背自然生长规律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
回想起我女儿 Christine 幼儿园时学英语,我请了外教上门来教口语,在最初的一两个月,他们几乎都没有说几句话,一直用画画交流。当时我也有点着急,毕竟一堂课的费用不便宜,而所谓的“口语课”都只在画图和手势比划。我咬牙安慰自己:“她都没有足够量的单词来支撑她表达一个完整句子,怎么能强求她在一开始就马上能和外教对话呢?”果然在外教课上了一段时候后,女儿好像是一夜之间变成了小话痨,随后英语水平便突飞猛进。

之前对女儿的养育也让我发现,成长不是一条直线,是走走停停,是弯弯曲曲,是磕磕碰碰。就像园丁在照料一个花园,有些花开得早,有的开得晚,葡萄藤可能没有顽强地爬上竹竿,玫瑰花可能开出了意料之外的颜色,草地上随时有杂草、昆虫冒出来,随着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花园荣枯交替,没有哪一棵植物能保证长成最高、最美,特定的计划也有失败的风险。

这正是一个充满活力、多变、复杂的生态系统,优秀的“园丁”以尊重与陪伴取代强求与放弃,培养出比最精心照料的“温室花朵”更加强健、有韧性的孩子。

img4.jpg

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爱好,但我们给孩子发现自己爱好的机会了吗?

有一个学生和妈妈一起来咨询的时候,我问她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,当时她没有回答,转身问她的妈妈:“我有什么爱好?” 对于孩子这样的反应,当时我沮丧极了。

最近我看到一位5年级学生的时间安排表,从周一到周日,上午8点到晚上10点,每一个小时的方格里都写着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。就像卓别林在电影《摩登时代》里面,他扮演的工人没有停止地赶往下一个又下一个齿轮上扭螺丝钉。

家长在计算着每个小时孩子会做了几道题、看了几本书、背了几个单词、考试进步了几分,这些要立刻产生效果的东西填满了孩子的日常生活。十多岁的孩子正是快速生长、疯狂的想法不断冒出的时候,没有放空,没有玩耍,没有留白的空间,我们才要担心孩子未来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热爱,会不会成为一个“无趣”的人?

在我的初见辅导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:如果给你三天自由的时间,你会做什么?(各位在看文章的家长也可以问问自己的孩子)一个学生的回答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,她说:“要是我有三天时间那就太好了,我可以天天在院子里面看蚂蚁!!” 当她说到这些的时候,两眼炯炯发光。这个孩子对于小昆虫热爱的发现,是因为她有很多在院子里傻玩的时间。

有不少家长不能允许孩子做任何所谓的“无聊”的“没有养分”的事情,认为是浪费时间,殊不知在玩耍的过程中,孩子也许发现了自己的擅长,提升了注意力,增加了责任心,培养了善良的性格以及丰富的想象力……

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单词和分数,难道比孩子的内在品质更加重要吗?玩耍本身是孩子快乐、欢笑的源泉,身为父母还有什么能比听到孩子笑声更幸福的事呢?

img5.jpg

上面我提到了园丁式的家长是什么样子的,或许大家已经猜到了木匠式的家长是怎样的。

我遇到过一位非常焦虑的家长,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要按照她的要求,稍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,都要被审视和纠正。而且还时时刻刻担忧孩子吃饭、穿衣等细节,甚至孩子自己来我们这里辅导,家长也要打电话让我们下去接。

这种毫无缝隙、不敢放手、过度精准的养育模式,像不像一个木匠按照图纸打造一个工艺品,为了雕琢得毫厘不差,将有棱角的地方就削掉、磨平?没有留白的空间,工艺品再精美也只是工艺品,失去了灵动的生命力与创意,也无法适应未来世界的变化。

木匠式的家长在追求完美孩子过程中,也将自己搞的筋疲力竭,毁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育儿享受。我们无需用孩子考了多少分、上了什么大学、乃至将来做什么工作,来衡量孩子是否“成功”、父母是否“及格”。父母之于孩子,本质是爱。我们用爱给予阳光和土壤,孩子的未来将无可限量。

最后推荐大家一本书——《园丁与木匠》,出自国际儿童学习领域泰斗 Alison Gopnik,我个人觉得对于家长如何回归理性与从容很有启发,也分享给大家。

img6.jpg

《园丁与木匠》中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测试题,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:

你是园丁式父母还是木匠式父母?

家长们,请先做以下测试题(2题为单选,其他均为多选)

1. 你觉得对孩子来说,童年最重要的是什么?

A. 不匮乏的生活条件
B. 无忧无虑的玩耍
C. 父母的充分陪伴
D. 符合科学规律的学习方法

2. 孩子惊恐万分地说:“妈妈,壁橱里有一只可怕的妖怪!”你会怎么做?

……

如果感兴趣,可以扫码联系小助手,获取完整版测试。

在线营销
live chat
在线客服系统
web对话
web聊天
客服软件
live chat
web对话
live chat